
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上海率先放开,这也是第一项从上海自贸区推广复制到区外的金融改革政策。
央行[微博]上海总部昨天上午宣布,自今天(27日)起,在全上海市范围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南都记者昨天获悉,试点扩大将按照“先单位存款、后个人存款”原则分步实施,试点初期个人存款暂未纳入。作为利率全面市场化的一个政策,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开意义有限,目前全国银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普遍远低于央行设置的上限。有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昨天表示,“全市范围的存款利率自律组织机制的建立,可以为银行未来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管理提供经验。”
放开影响甚微
今年3月1日,上海自贸区率先试行取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制,区内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流动性状况,参考存款期限、规模,与区内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客户自由议价。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自贸区内开展业务的商业银行大多是上海分行与自贸区分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因而试点放开到全市,对金融机构来说不需要太多的准备工作。“试点开始的时候,也有人担心是否会造成一些风险,但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这次自贸区内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放开试点的情况好于预期。”某股份制银行总行人士昨天表示,“今年年初我们曾做过测算,在自贸区内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可能会令该行自贸区内相关业务营业收入下降约1亿元,但是仅去年,仅上海分行实现的净利润就达到50亿元,若再考虑业务成本,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对银行的业绩影响微乎其微。”
试点初期个人存款暂未纳入
根据央行上海总部的介绍,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改革试点,主要有两大经验:银行内部严格的外币利率定价的内控管理机制,银行间利率定价自律组织机制。其中,自贸区内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外币利率定价的财务自我约束机制,合理制定利率定价的内部授权及风控制度,对外币存款挂牌价格和议价门槛实行严格审慎的内部管理,保证主要利率品种的价格稳定,防范利率风险。
“自贸区试点的这些经验将被沿用。”央行上海总部昨天表示,“已制订了试点实施意见,从自主定价能力建设、风险监测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外部协调机制等方面对金融机构的定价行为进行规范。”按照计划,试点扩大工作将按照“先单位存款、后个人存款”原则分步实施,政策实施初期上海地区金融机构对单位客户外币存款实行自主定价,根据市场运行情况,人民银行[微博]上海总部将择机把个人客户外币存款纳入试点范围。
人民币存款利率放开还早
“在全国范围内,上海市的外币存款体量较大,其定价有标杆性作用。”央行上海总部有关负责人昨天透露,目前上海市的外币存款767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7,其中小额外币存款(300万美元以下)占全部外币存款的比例为26.4%。
央行自2000年开始启动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外币贷款利率,300万(含300万)以上美元或等值其它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2004年,进一步放开2年期及以上的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小额外币存款上限,改由商业银行自行确定。2005年12月28日,央行最后一次修订执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后,在自贸区试点之前,已有近10年没有进展。
南都记者昨天随机选取了部分商业银行执行的小额外币存款挂牌利率比较发现,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现行外币小额存款利率远低于央行规定的浮动上限。如中国银行(2.54, -0.03, -1.17%),昨天的利率牌价显示,小额美元存款的活期、3个月、6个月、1年及以上期限的存款利率分别为0 .05%、0 .3%、0 .5%和0 .75%,分别只及相应期限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4.35%、10 .9%、17.4%和25%。
“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的放开,上海市范围的存款利率自律组织机制的建立,可以为银行未来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管理提供经验。”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昨天表示,“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在人民币自主定价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弱,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放开,还有赖于包括大额可转让存单、存款保险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率先出炉。”
------------------------------------------------------------------------------------------------------------------------------------------
了解更多金融资讯请点击 银创财富(中国)管理集团网站:http://ycwealth.com/index.html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未经同意,请勿转载。